慢性腎臟病實驗室數據分析

衛教資訊重點整理

  • 審查實驗室報告是整體病人評估的一部分。
  • 任何偏離正常值的情況都應根據洗腎患者可接受的數值進一步評估。
  • 例如,肌酸酐 (creatinine) 和血尿素氮 (BUN) 水平可能因慢性腎臟病 (CKD) 而不在正常範圍內。
  • 洗腎人員應遵循協議,定義 BUN 和肌酸酐水平何時超過洗腎者的可接受範圍,並採取適當行動。
  • 實驗室數值偏離可接受範圍應報告給洗腎醫師以進行適當干預,干預可能包括改變洗腎處方或藥物,或兩者皆有。

白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能很好地衡量個人的營養狀況,也是血漿中濃度最高的蛋白質。它攜帶血液中較小的分子,如藥物、膽紅素和鈣。白蛋白有助於維持血管內的液體,並能很好地反映患者的蛋白質儲存和營養狀況。它是 CKD 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個已知且強大的預測因子。

  • 正常範圍:3.5 至 5.4 g/dL。
  • CKD 患者目標:血清白蛋白水平應為 4.0 g/dL 或更高。
  • 低白蛋白血症症狀:水腫、體重減輕、疲勞、肌肉萎縮和低血壓。
  • 風險原因:飲食影響大、尿毒症導致食慾不振、缺乏足夠蛋白質攝取知識、烹飪或購物困難、噁心、對富含蛋白質食物的食慾不振。
  • 監測重要性:低白蛋白血症影響三分之一的血液透析患者,並與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風險相關,特別是當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於 3.8 g/dL 時。

CRP 是對感染、炎症和組織創傷的反應而產生的蛋白質,並被用作炎症標誌物。血清 CRP 水平升高與洗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相關。CRP 與低白蛋白的結合已被確定為使洗腎患者面臨更高的心臟病和血管炎症風險。

  • 正常範圍:0 到 3 mg/L。
  • 心血管風險:大於 3 mg/L 表示風險增加。
  • 感染期間:水平可能增加 100 倍或更多,在急性感染後 2 到 3 天達到峰值。
  • 相關因素:手術、生物不相容膜、牙周病、高通量透析、不純的透析液、關節炎和尿毒症。
  • KDOQI 指南:大於 5 到 10 mg/L 表示炎症。

鋁是一種輕金屬,腎臟是其主要排泄器官。在 CKD 患者中,鋁可能在骨骼、組織和大腦中沉積,導致中毒。

  • 來源:炊具、飲料罐、制酸劑、化妝品、含鋁磷酸鹽結合劑和受污染的水。
  • 臨床後果:涉及大腦、骨骼和血液系統的症狀。
  • 神經症狀:行為改變、口齒不清、記憶力喪失,晚期可能出現失智症。
  • 其他症狀:胃腸道刺激、能量和食慾喪失、貧血、便秘。
  • 正常範圍:0 至 6 mcg/L。
  • KDOQI 建議:透析液鋁濃度 < 10 mcg/L,血清鋁 < 20 mcg/L。
  • 治療:移除暴露源,使用螯合劑去鐵敏 (deferoxamine) 去除多餘的鋁。

鉀是主要的細胞內陽離子,對於許多細胞功能、神經肌肉控制、心臟活動至關重要。體內多餘的鉀主要通過腎臟排出。

低血鉀 (Hypokalemia, < 3.5 mEq/L)

  • 原因:過度胃腸道流失(嘔吐、腹瀉)、利尿劑、飲食不良。
  • 症狀:虛弱、疲勞、心律異常。
  • 治療:增加飲食攝入,靜脈注射鉀,使用較高鉀的透析液。

高血鉀 (Hyperkalemia, > 5.5 mEq/L)

洗腎患者的預期水平為 3.6 至 5.0 mEq/L。

  • 原因:過度攝入高鉀食物、組織損傷、輸血、錯過洗腎。
  • 症狀:腹部絞痛、呼吸急促、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心臟驟停。
  • 治療:靜脈注射藥物、口服 Kayexalate,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血液透析。

鎂是一種礦物質,負責神經肌肉活動並激活多種酶。正常範圍為 1.6 至 2.4 mEq/L。

低鎂血症 (Hypomagnesemia)

  • 原因:營養不良、慢性腹瀉、某些利尿劑和抗生素。
  • 症狀:抽搐、顫抖、痙攣、意識模糊、心律不整。

高鎂血症 (Hypermagnesemia)

  • 原因:脫水、使用含鎂制酸劑或瀉藥。
  • 症狀:過度出汗、呼吸麻痺、低血壓、肌肉無力。

鈣和磷具有反向關係:當磷水平高時,鈣水平低。副甲狀腺激素 (PTH) 負責調節兩者平衡。

  • 鈣 (Calcium): 體內最豐富的礦物質,對骨骼健康、血液凝固至關重要。正常範圍 8.5-10.5 mg/dL。
  • 磷 (Phosphorus): 在 CKD 患者中易積累,高磷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正常範圍 2.5-4.8 mg/dL。
  • 副甲狀腺激素 (PTH): 低血鈣會刺激 PTH 分泌,從骨骼中釋放鈣。長期高磷低鈣會導致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和腎性骨病。洗腎患者目標範圍 150-600 pg/mL。
  • 鈣磷乘積: 應維持在低於 55 mg²/dL²,以避免軟組織鈣化。

用於評估貧血和開具紅血球生成素 (EPO) 劑量。CKD 患者因 EPO 產生減少而常有較低數值。

  • 血比容 (Hematocrit): 紅血球在全血中的百分比。目標約 30%-36%。
  • 血紅蛋白 (Hemoglobin): 紅血球的攜氧能力。目標約 10-12 g/dL。
  • 鐵蛋白 (Ferritin): 儲存鐵的蛋白質。目標 ≥ 100 ng/mL。
  • 轉鐵蛋白飽和度 (TSAT): 可立即用於造血的鐵量。目標 20%-40%。
  • 網狀紅血球血紅蛋白含量 (CHr): 鐵缺乏的敏感指標,評估骨髓近期造血的鐵可用性。

尿素氮 (BUN) 是蛋白質代謝的廢物,用來評估腎功能與透析效果。洗腎患者治療前正常範圍為 60-100 mg/dL。

透析充分性指標:

  • Kt/Vurea: 衡量透析清除廢物的有效性。每週三次治療的目標至少為 1.2。
  • 尿素清除率 (URR): 衡量透析前後尿素的減少百分比。目標至少為 65%。

影響因素包括通路問題、治療時間縮短、採血錯誤等。

  • 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應在透析開始時評估,以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
  • 肌酸酐 (Creatinine): 肌肉產生的蛋白質,是腎功能的敏感指標。CKD 患者預期範圍 12-20 mg/dL。
  • 腎小球濾過率 (GFR): 衡量腎功能的指標,比血清肌酸酐更敏感。當 GFR 降至 15 mL/min/1.73 m² 以下時,需要腎臟替代治療。
  • 胱抑素 C (Cystatin C): 一種新型腎功能標誌物,不受肌肉質量影響,可提供更準確的 GFR 估計。